(Lovinggreen撰稿人:Jack Zhong)
引用一个小故事:
2003年10月,在金利来集团(梅州)工业中心生产车间,(原广东省省委书记)张德江拿起一条领带认真地观看。他说:“其实,一条领带成本还是挺便宜的。”
(工业中心经理)温素玲说:“成本不是很高。”
张德江笑着说:“所以,还是名牌值钱。”引来大家一阵会意的笑声。
接着,他意味深长地说:“还是创名牌重要啊!”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的地位为许多人所熟知,“世界客都”是一个品牌。另外,梅州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美称,近年又有了“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山歌之乡”等称号,可以说,梅州的牌子不少。
然而,当我们考虑这些品牌带给梅州人民的经济利益时,我们看到:因足球踢得好而得益的人总归是少数;因“文化之乡”、“山歌之乡”而受益的旅游业短期内也只让部分市民受益;梅州是农业大市,因而真正能够普惠大众的,目前只有“金柚”和“单丛茶”,而考虑到金柚和单丛的种植地面积,影响更多人的无疑是金柚。
因而,金柚其实是梅州目前最值得去推广的品牌。那么,如何去推广这个品牌?如何让金柚可持续发展?
我们先看一下目前金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价格偏低。从八十年代以来,金柚的发展历史是这样的:八十年代量少价高;九十年代量高价滑;到了二十一世纪,普遍物价上涨,金柚产量停滞不前,价格稍稍涨了一些。现状是这样:果贱伤农,目前留在梅州种植金柚的缺乏年轻的劳动力——太低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抹煞了年轻人务农的可能性,现在从事金柚种植的果农仍旧是八九十年代那帮年轻力壮的人,只不过,如今他们已经渐露老态;更甚的是,果农失去了再投资的积极性,目前的果树有许多是10年年龄。因而,我们可以预见,虽然未来五年间我们仍然可以期待金柚的产量及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然而,再多一个五年,金柚的产量可能会接续不上需求,届时价格可能会超过九十年代前后几年的价格。
跟其它水果一样,金柚从果树上摘下来以后,在不同商人手中倒几手才到达消费者的手中,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珠三角市场上金柚价格一直不高,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金柚价格更是远低于苹果、榴莲等(早熟的可能高一些);因此我们可以想象给到果农手上的利益是多么的少了。
二、运输不便,消息滞后。只要对广东地形稍稍有些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梅州远离珠三角。而大多数的金柚种植地更是远离市中心。所以,市场信息反馈到产果基地或者仓库有一定的时间延滞。
三、受制于地形和人力,缺乏大规模种植。在梅州,平坦的土地太珍贵了,大部分都不可能让出来种植农作物;而因为金柚的种植与季节有很大关系,所以,很难像工厂那样维持一支相对固定的队伍来种植金柚,因此,金柚的种植几乎以家为单位,鲜有专门的种植公司,而这些也就制约了金柚的大规模种植。
四、在外地市场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跟踪。现在全国到处都有柚子卖,甚至荷兰都有在卖梅州金柚。问题是:作为原产地的梅州可有调查或控制过外地市场销售的金柚?哈尔滨的市民吃的是不是金柚,吃的金柚品质好不好,符不符合他们的口味,有谁去调查过?如果作为原产地的梅州市果农或者政府都不关心,那么谁应该去关心?而这些出了差错,都很容易砸了金柚的牌子。
五、在外地市场上,缺乏长期的广告。广告做的到不到位、好不好影响着金柚推广的效果以及往后的市场,虽然我们看到梅州市有关部门数次与金柚销售公司一同到北京、山东或其他省份去寻找合作伙伴,然而我认为金柚如果能够在中央台黄金时间露一下脸,就能解决更多销售上的问题。有关部门虽有行动,然而我认为做得还不够。我们都知道,还没有成熟的市场充满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国外的大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时候会做好亏损的准备,但他们同时更做好了布局,而我们看不到梅州市有意识地在这些重点消费城市做系统的布局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