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兴宁市把油茶产业作为生态富民产业来抓,按照“改造+新植+管理”的发展思路、“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生产+加工+品牌”的经营策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一、发展油茶产业大有可为 (一)符合产业政策。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对发展优质油茶种苗给予资金扶持,2006年12月,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近期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木本油料。同时,梅州市被确立为“广东省韩江上游油茶、茶叶产业带”,油茶产业成为梅州发展最快最好的农业主导产业。 (二)面临大好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油茶的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科研人员的努力,选育出了一批高产油茶新品种。茶油的营养价值被人们发现和认识,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各种食用油之冠,比橄榄油高出7%,是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用油,油茶加工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保健品、饲料、肥料、农药等领域。同时,各地陆续涌现了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茶油加工企业,茶果的综合利用水平大大提升,茶油的质量大为改善,农民种植油茶的效益大为提高。 (三)市场前景广阔。茶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国际粮农组织将茶油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随着油茶的开发利用,茶油成为国际市场新宠,以茶油为主的油茶产品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状态。目前,市场上低温冷榨先进工艺生产的有机茶油价格为每升180多元,同种工艺生产的茶油精品更是高达每升300多元,兴宁民间作坊压榨的茶油价格为每升60元,茶饼收购价格为每吨1200多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四轮驱动”打造“中国油茶之乡” 2009年6月,兴宁市被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油茶之乡”,成为广东省首个“油茶之乡”。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15.6万亩,2008年全市油茶产值1.1亿元。 (一)民企带动。积极引导懂管理、有实力的社会能人兴办规模化油茶种植场,引导农户积极发展“一户一茶园”,以小规模种植连成大基地,不断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市财政每年拨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农户购买茶苗、油茶基地建设、种植技术推广、加工工艺创新等,提高企业和农户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进外资外企开发油茶加工项目,带动农户发展油茶种植,发展壮大小茶园。 (二)基地联动。一是新建大基地。发动能人通过租赁山地的形式,将粗放经营的疏残林地、火烧迹地,实行统一开发,新建23个规模较大的油茶基地,仅去冬今春新种植油茶3.9万亩。二是改造老茶园。对原有失管的茶园,采取抚育、复壮、补植、嫁接等措施进行改造,形成新的油茶基地。2008年,全市补种改造老茶园2万多亩。 (三)技术促动。一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帮助种植大户在选苗、补苗、除草、施肥、幼林整形、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油茶种植户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加强技能培训。通过采取举办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技术咨询等形式,提高油茶种植户的种植和管理技能。三是加强油茶管理。引导农户适时种植、规范管理、适时采果,确保茶果产量和茶油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四)良种推动。在发展油茶种植选种方面,大力推广软枝油茶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结、丰产、稳产、出籽率高、含油量高、抗病能力强等特点,3年挂果,6年达到丰产,基本可以避免传统油茶品种生产“大小年”现象。在精细管理情况下,软枝油茶可以实现3年挂果、4年投产的预期目标,进入丰产期后亩产茶油可达50公斤以上,每亩年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 (江理达 作者系中共兴宁市委书记)
posted by Stitch.
原文链接:[梅州]发展生态富民产业 打造中国油茶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