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inggreen logo  
  新闻 >> 中国新闻

我国计划10年内完成"可燃冰"资源普查和开发研究

爱美绿·Lovinggreen 2009-10-30 Bookmark and Share

我国“可燃冰”储量有多少,何时能够进行实质性开采,如何解决开发利用中的技术难题?10月28日下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 “可燃冰”记者通气会,就舆论最为关注的几大焦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国务院参事、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表示,当务之急是评估研究“可燃冰”开发利用的安全性、环保性,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开发利用,呼吁国家有关方面支持,计划再花10年时间制定相关规划、开展资源普查和开发研究。

就舆论最为关注的几大问题,张洪涛、海域“可燃冰”钻探第一航次首席科学家张海啟、陆域冻土带“可燃冰”钻探首席科学家祝有海分别作了回答。

就“可燃冰”何时进入实质性开采,张洪涛表示,我国陆域“可燃冰”预计10~15年内、海域的预计在20年后进入商业开发。我国虽然发现较早,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在2015年投入开发的具体规划,在开发利用研究方面我国还显落后,国家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及早制定相关规划,给予大力支持。

就如何解决开采技术难题,张洪涛表示,我们对“可燃冰”的成藏理论、分布规律还知之甚少。开采1立方米“可燃冰”,将释放164立方米甲烷,造成巨大的压力空缺。开采的最大难题是防止因瞬间压力释放引发滑塌等地质灾害,要防止其所含甲烷释放加剧全球“温室效应”。以海底“可燃冰”开发为例,涉及到钻探、海水气化、海底运输、水下电缆保护、海底生物保护等多个难题。

祝有海介绍,当前“可燃冰”的开采方法主要有:热激发开采法,即直接对“可燃冰”层加热,使其温度超过其平衡温度,使“可燃冰”分解为水和天然气。减压开采法,即通过降低压力促使其分解。化学试剂注入开采法,即向“可燃冰”层注入盐水、甲醇、乙醇等,破坏其成藏平衡条件,促使其分解。此外,还包括二氧化碳置换开采法和固体开采法。

就我国“可燃冰”的资源储量,张洪涛表示,当前预测的只是估算的资源量,是依据一定的地质工作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参考数字,将为下一步摸清具体的资源储量提供参考。当前的工作已经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未来10年的工作是探明资源储量,解决“有多少”的问题。

原文链接:我国计划10年内完成"可燃冰"资源普查和开发研究


上一条资讯: 10亿! - 中国风能设备出口美国
下一条资讯: 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项目开始接受申请
Lovinggreen logo

创新投资

资源共享
好主意
创意比赛
观点
技术
风险投资
照明节电计算器
电脑节电计算器

知识库

书籍介绍
企业行动
NFO|NGO
通用标准及法规
爱美绿词汇
绿色网址大全
中小企业节能手册
碳排放权交易知识读本
其他

新闻

低碳明星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国内政策及法规

低碳生活

衣食住行
电子信息
快乐小贴士
常用换算器
低碳旅游
国内行
出国游
低碳消费
户外产品
家用产品
笑话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新闻
节能低碳办公用品
高效低耗办公环境
商务旅行

爱美绿

登录
注册


使用说明 粤ICP备08103321号 关于我们
联系爱美绿 © lovinggree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