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基本原料是茶叶、米、芝麻、黄豆、花生、盐及桔皮,有时也加些青草药。茶叶其实不全是茶叶,可充当茶叶的品种很多,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清明前的山梨叶、大青叶(不分季节)、中药称淮山的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经洗净、焖煮、发酵、晒干等工序而大量制备,常年取用。加用药草则随季节气候不同而有所变换,如春夏温热,常用艾叶、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秋季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可用竹叶椒或肉桂。
擂茶制作方式很简单,以上材料备好之后,一齐放在容器中擂成酱状茶泥便可。待制成之后,冲入开水,撒些碎葱,便成为日常的饮料。
相传擂茶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客家先民在流迁过程中,艰辛劳作,容易“上火”,为防止“六淫”致病,经常采集清热解毒的青草药制药饮,江南可供采用的药草很多,“茶”就是其中的一味。茶,古称贾,《本草经集注》谓主好眠,兼有清热、解暑、止渴、生津等多种功效,所以成了药饮必不可少的用料。后又有人在药饮中添加一些食物,便改良成了乡土味极浓的家常食饮。
其实擂茶对于材料并不讲究,除以上材料外,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可荤可素,可粗可精。当然了,应视材料煮熟的容易程度来加入,如,豆米花生、粉条干果之类比较坚硬应首先煮熟,连水冲入;而菇笋香料和肉类则应另行炒熟再加;芝麻米花等则可直接撒入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