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录用童工?——便利的管道
有需求、有供应,中间当然少不了一个管道,那就是输送童工的中介和工头。
“凉山童工”事件当时处罚了一部分企业和一些所谓的工头,正是由于这些工头,才使得童工们进入了生产车间。不少企业就是通过这样一些人贩子、黑中介,甚至一些合法的劳动中介录用到童工。在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就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劳动中介,其中一部分完全没有任何资质。例如,一些中专学校的领导、老师,在暑假到来之前,就已经联络好附近学校(包括初中)的班级主任,由他们来召集“自愿报名打工”的学生;等到学校放学后,马上把这些学生送上车,开往早已联络好的工厂。一方面,这些老师向学生家长收取交通费、伙食费和证件费;另一方面,这些老师自己或派自己的小孩(或亲戚)以领班的身份在工厂每个月领取一定的“管理费”,只为了“管理”被送到同一个用人单位的学生,例如,在有人辞职不干的时候找人补充。还有些打着“办学”幌子的学校,根本就是人力介绍中心(中介);这其中,更有些“黑中介”,以每小时5毛、1元不等的比率向被介绍的员工收取“介绍费”;他们这些中介,是根本不会在乎员工有没有达到务工年龄的。
所以,“凉山童工”的出现绝不是偶然,它是一个地区密集输送、另一个地区密集使用童工的必然。
从事审核工作的时候,要特别留意工厂是否通过中介或“工头”在招用工人,该中介是否具备资格以及工厂是否对中介介绍的工人年龄进行把关。如果能够获取通过中介录用的人员名单,就更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核查;同时,对于暑假这个特殊时期以及在招工困难的地区,一定要格外留心、严格把关。
顺便说一句,家长如果让未满十六周岁的小孩去打工也是违法行为。
……
|